武隆:满城绿色入眼来
近年来,武隆区始终以生态建设为本,造林与造景相结合,不断植树添绿增景。

武隆:满城绿色入眼来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1-08-13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8月13日6时讯(通讯员 代君君)结合生态建设,靠山引绿;结合道路建设,以路带绿;结合棚户改造,辟地增绿……不少市民发现,在通往绿色宜居之城的道路上,武隆正发生着质的改变。

近年来,武隆区严守环境底线、生态红线,加强“两江四山”保护,开展“无废城市”试点,生态保护全面加强。同时,武隆区全面落实河长制、林长制,守护好世界自然遗产地和自然保护地,森林覆盖率达64%,成为首批38个中国森林氧吧之一。“两山”实践创成品牌,构建起生态旅游、生态工业、特色农业为主的生态产业体系。

在丛林中蜿蜒的江后路。通讯员 代君君 供图
在丛林中蜿蜒的江后路。通讯员 代君君 供图

环境在变 “城市绿肺”沁人心

2017年建成的龙山公园,栽种了香樟、桉树、桃树、李树等树种,几年发展下来,曾经杂乱无章的坡坡“绿海”环抱,成了城市的“绿肺”,一年四季满目苍翠,城周森林覆盖率也随之提高了不少。晴好的天气里,龙山公园里打太极拳的、练声的、跑步的随处可见,成了市民休闲养生的好去处。

据了解,武隆区在城市绿化布景、园林增绿提质等方面做足“园林城市”文章,着力打造出门见绿、四季有花的生态文明宜居城市,先后完成了人民广场、南滨广场、北滨广场等“园、场、带”绿化提质改造建设,城市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80%,做到了绿随路延、景随季变,满足了广大市民推窗见绿、出门见园的绿色需求。”

据介绍,近年来,武隆区始终以生态建设为本,造林与造景相结合,不断植树添绿增景。城周荒坡之地已经实现蝶变,城区周边内森林屏障正在加快建设。如今,武隆区森林覆盖率突破64%,先后申建了包括凤山公园、龙山公园的一系列森林公园及城市公园,并在高速路、白马山、仙女山旅游景区通道打造景观林带,种植各类绿化树种数十万株,实现市民开窗见绿。

绿树环绕的龙山公园。通讯员 代君君 供图
绿树环绕的龙山公园。通讯员 代君君 供图

村庄在变 诗意山水迎客来

山清水秀的白马镇板桥村在海拔900至1400米的山间,因为地处山区,发展相对滞后,年轻人外出务工,留在家里就剩老人和小孩。

“土地没人种,经济价值没有、生态价值也没有。”近年来,板桥村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在围着村子的撂荒地上种起各种经济作物。不仅如此,该村又毗邻武隆著名的避暑纳凉地——白马天尺情缘景区,板桥村在多年前便决定依托生态、区位优势,发展乡村旅游。如此,村民房前屋后、村内大小道路旁、小溪旁还种上了不同的树木,环境变美了,村民们开办农家乐,吃起了旅游饭。

国土绿化改变了生活的乡村,远不止板桥村一个。据了解,“十三五”期间,武隆区以“景区添彩、林间着色、林下促收”为抓手,突出江河沿岸、交通沿线、乡村旅游等重点区域和重要节点,通过实施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人居环境绿化美化等,累计完成各类营造林任务63万亩。同时,结合全域旅游和乡村振兴,着力打造绿色新村、森林人家等绿色细胞,创建绿色示范村庄23处。同时,紧扣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围绕多品种、规模化、高品质思路,结合“2+6+N”山地特色效益农业体系,实施梯度差异发展,打造“高山干果+中山竹笋+低山桃李”优质特色林果25万余亩,林产品年产值达1.6亿元,既突出森林生态效益又兼顾林农经济效益。

大洞河杜鹃花海。通讯员 代君君 供图
大洞河杜鹃花海。通讯员 代君君 供图

生态在变 绿色屏障进一步筑牢

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等一切与植树相关的事项,都是为了改善生活环境。

2020年以来,武隆区集中开展露天矿山综合专项整治,全面实施提档升级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据了解,为强化巩固绿色矿山建设成果,武隆区严格制定绿色矿山建设目标规划,增添措施,采取部门联动、共同推进、相互监管和逐级统一验收的模式,强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2019年全区已经三方验收的3个绿色矿山全部入库,通过日常巡查、暗访的方式加强巩固绿色矿山建设成果,严格督促矿山企业坚持边开采边复绿工作,时常保持扬尘粉尘设施设备的正常使用,保持矿区及加工区域的清洁卫生,开展矿区生态修复的同时持续抓好环境治理。”据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武隆已全面启动绿色矿山建设工作,通过制定有效措施,督促涉及提档升级的矿山企业加大绿色矿山建设力度,制定系列的绿色矿山建设推进计划,确保全区露天矿山全面“提档升级”,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拟定在2021年底前实施全区绿色矿山建设全覆盖。

对于住在鸭江镇的杨和忠老人而言,实施退耕还林、绿色矿山建设改变的不止是山和水,还有对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杨和忠说,我家附近的三个矿山采石场开采混乱,土地裸露、灰尘满天,对大溪河的植被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而如今露天的采石场已经被77亩的植被所覆盖,天更蓝了、水更清了、景更美了。

“植树造林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只有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我们家园才会一天更比一天美。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武隆:满城绿色入眼来

2021-08-13 06:00:00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8月13日6时讯(通讯员 代君君)结合生态建设,靠山引绿;结合道路建设,以路带绿;结合棚户改造,辟地增绿……不少市民发现,在通往绿色宜居之城的道路上,武隆正发生着质的改变。

近年来,武隆区严守环境底线、生态红线,加强“两江四山”保护,开展“无废城市”试点,生态保护全面加强。同时,武隆区全面落实河长制、林长制,守护好世界自然遗产地和自然保护地,森林覆盖率达64%,成为首批38个中国森林氧吧之一。“两山”实践创成品牌,构建起生态旅游、生态工业、特色农业为主的生态产业体系。

在丛林中蜿蜒的江后路。通讯员 代君君 供图
在丛林中蜿蜒的江后路。通讯员 代君君 供图

环境在变 “城市绿肺”沁人心

2017年建成的龙山公园,栽种了香樟、桉树、桃树、李树等树种,几年发展下来,曾经杂乱无章的坡坡“绿海”环抱,成了城市的“绿肺”,一年四季满目苍翠,城周森林覆盖率也随之提高了不少。晴好的天气里,龙山公园里打太极拳的、练声的、跑步的随处可见,成了市民休闲养生的好去处。

据了解,武隆区在城市绿化布景、园林增绿提质等方面做足“园林城市”文章,着力打造出门见绿、四季有花的生态文明宜居城市,先后完成了人民广场、南滨广场、北滨广场等“园、场、带”绿化提质改造建设,城市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80%,做到了绿随路延、景随季变,满足了广大市民推窗见绿、出门见园的绿色需求。”

据介绍,近年来,武隆区始终以生态建设为本,造林与造景相结合,不断植树添绿增景。城周荒坡之地已经实现蝶变,城区周边内森林屏障正在加快建设。如今,武隆区森林覆盖率突破64%,先后申建了包括凤山公园、龙山公园的一系列森林公园及城市公园,并在高速路、白马山、仙女山旅游景区通道打造景观林带,种植各类绿化树种数十万株,实现市民开窗见绿。

绿树环绕的龙山公园。通讯员 代君君 供图
绿树环绕的龙山公园。通讯员 代君君 供图

村庄在变 诗意山水迎客来

山清水秀的白马镇板桥村在海拔900至1400米的山间,因为地处山区,发展相对滞后,年轻人外出务工,留在家里就剩老人和小孩。

“土地没人种,经济价值没有、生态价值也没有。”近年来,板桥村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在围着村子的撂荒地上种起各种经济作物。不仅如此,该村又毗邻武隆著名的避暑纳凉地——白马天尺情缘景区,板桥村在多年前便决定依托生态、区位优势,发展乡村旅游。如此,村民房前屋后、村内大小道路旁、小溪旁还种上了不同的树木,环境变美了,村民们开办农家乐,吃起了旅游饭。

国土绿化改变了生活的乡村,远不止板桥村一个。据了解,“十三五”期间,武隆区以“景区添彩、林间着色、林下促收”为抓手,突出江河沿岸、交通沿线、乡村旅游等重点区域和重要节点,通过实施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人居环境绿化美化等,累计完成各类营造林任务63万亩。同时,结合全域旅游和乡村振兴,着力打造绿色新村、森林人家等绿色细胞,创建绿色示范村庄23处。同时,紧扣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围绕多品种、规模化、高品质思路,结合“2+6+N”山地特色效益农业体系,实施梯度差异发展,打造“高山干果+中山竹笋+低山桃李”优质特色林果25万余亩,林产品年产值达1.6亿元,既突出森林生态效益又兼顾林农经济效益。

大洞河杜鹃花海。通讯员 代君君 供图
大洞河杜鹃花海。通讯员 代君君 供图

生态在变 绿色屏障进一步筑牢

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等一切与植树相关的事项,都是为了改善生活环境。

2020年以来,武隆区集中开展露天矿山综合专项整治,全面实施提档升级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据了解,为强化巩固绿色矿山建设成果,武隆区严格制定绿色矿山建设目标规划,增添措施,采取部门联动、共同推进、相互监管和逐级统一验收的模式,强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2019年全区已经三方验收的3个绿色矿山全部入库,通过日常巡查、暗访的方式加强巩固绿色矿山建设成果,严格督促矿山企业坚持边开采边复绿工作,时常保持扬尘粉尘设施设备的正常使用,保持矿区及加工区域的清洁卫生,开展矿区生态修复的同时持续抓好环境治理。”据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武隆已全面启动绿色矿山建设工作,通过制定有效措施,督促涉及提档升级的矿山企业加大绿色矿山建设力度,制定系列的绿色矿山建设推进计划,确保全区露天矿山全面“提档升级”,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拟定在2021年底前实施全区绿色矿山建设全覆盖。

对于住在鸭江镇的杨和忠老人而言,实施退耕还林、绿色矿山建设改变的不止是山和水,还有对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杨和忠说,我家附近的三个矿山采石场开采混乱,土地裸露、灰尘满天,对大溪河的植被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而如今露天的采石场已经被77亩的植被所覆盖,天更蓝了、水更清了、景更美了。

“植树造林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只有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我们家园才会一天更比一天美。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王婷婷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