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百年老巷 学重庆言子

逛百年老巷 学重庆言子

来源:华龙网-重庆晚报2019-05-01

日前,记者从渝中区有关部门获悉,位于通远门老城墙上的鼓楼巷又添新景,除了熟悉的吊脚楼,你还能看到过去不同身份重庆人的住房是什么样子,还能学习了解原汁原味的重庆言子。

民俗浮雕。重庆晚报-上游新闻记者 何浩 毕克勤 摄

被炸毁的鼓楼

现在的渝中区鼓楼巷,是一条没有鼓楼的老巷子,位于老城正西方山脊上,紧邻通远门。

进入鼓楼巷有几条路,穿过通远门城墙是其中一条。

鼓楼巷和大多数老巷一样,脚下是蜿蜒的石板梯坎,头顶是冠盖如伞的黄葛树。

巷子不长,延伸到山顶,是一个平坝子。这是曾叫打枪坝,如今是居民休闲广场。

老巷两边和巷子尽头的民居大多是有些年代的老房子。

老建筑细节。重庆晚报-上游新闻记者 何浩 毕克勤 摄

“古时重庆城两个鼓楼,一个在太平门,一个就在这里。”居住在鼓楼巷的78岁陈先生告诉记者,听老辈讲,鼓楼巷曾经有鼓楼,这里原名鼓楼街,因为通远门城楼上有个用以报时的鼓楼而得名。

记者在鼓楼巷文化长廊介绍中找到了鼓楼消失的答案:鼓楼在1939年5月4日被飞机炸毁;1982年,鼓楼街改名鼓楼巷。

石雕屏风墙。重庆晚报-上游新闻记者 何浩 毕克勤 摄

浮雕上的不同建筑

记者采访发现,随着渝中区古城墙遗址传统风貌综合整治推进,这条百年老巷也打造了关于老重庆的创意浮雕——重庆城区第一条马路和最早黄包车出现在何时?百年前重庆地图什么样子?曾经重庆有钱人和中产阶层住房有什么特点?普通老百姓常用建筑材料是什么?在这条老巷的围墙上都有答案。

记者看到,在鼓楼巷一侧普通围墙上,以普通民居、中产阶层以及上层人士居住建筑为主题,展现不同建筑特征。青砖、青瓦、灰塑、石雕、瓦罐、木条等材料构成浮雕元素。

市井生活。重庆晚报-上游新闻记者 何浩 毕克勤 摄

木条、青砖、灰瓦、片石头、三合土,是当年重庆百姓常用建筑材料。浮雕还将巴渝地区非常具有特色的吊脚楼样式融入其中,形成自成一派的建筑风格。

对于中产阶层来说,除了同样木条、青砖、灰瓦之外,还采用石雕、屏风墙、合院设计。

到了上层人士,不再用木条、青砖、灰瓦等,而是采用砖墙、石雕、木雕、屏风墙、高宅大院,除了彰显身份地位,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繁华。

鼓楼巷下坡通往金汤街的围墙上,地道重庆言子浮雕景观成为一景,比如“脏班子”“扯把子”“丁丁猫”“龙门阵”“打伙摆”等。

言子墙。重庆晚报-上游新闻记者 何浩 毕克勤 摄

钞票上的自来水厂

鼓楼巷曾经有座道观——五福宫,始建具体年代已不可考。明代曹学佺所著《蜀中名胜记》记载:“五福宫乃城中最高处,俯窥阓阓,坐带两江”。据此推断,明代就有了五福宫,明清年代是重庆老城最高点,是文人墨客登高望远咏诗咏词诵诗之地。

记者在清代的《增广重庆地舆全图》和《重庆府渝城图》发现了不少关于五福宫诗句,比如清代巴县知县王尔鉴《五福宫远眺》:“清都高耸古渝巅,袖拂渝州万户烟。两派虹盘一字水,千帆蚁聚九门船。几回城破江山在,无数云擎日月悬。我倚危栏频眺处,霏霏花雨落遥天。”

吊脚楼。重庆晚报-上游新闻记者 何浩 毕克勤 摄

史料记载,五福宫曾经历三兴三毁,最后一次消失时间应该在一百多年前。在80年前的老地图中,已无五福宫踪迹,原址只标注“五福宫街”字样。

五福宫虽已不在,但鼓楼巷山顶打枪坝上保留着的水塔,则见证了重庆第一座自来水厂的辉煌历史。民国《巴县志》记载,1926年,重庆商埠督办公署督办潘文华提议兴办自来水工程;1929年,重庆第一座自来水厂在打枪坝(今七星岗鼓楼巷一带)开始兴建,1932年3月1日营业售水,为市民用水带来极大便利。

高耸的打枪坝水塔,呈西式建筑造型风格,曾是重庆城地标性建筑,甚至出现在钞票上。发行于1938年的5元钞票,钞票上的图案就是重庆自来水厂水塔——打枪坝水塔。

重庆晚报-上游新闻记者 何浩 毕克勤 摄影报道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逛百年老巷 学重庆言子

2019-05-01 06:30:00 来源: 0 条评论

日前,记者从渝中区有关部门获悉,位于通远门老城墙上的鼓楼巷又添新景,除了熟悉的吊脚楼,你还能看到过去不同身份重庆人的住房是什么样子,还能学习了解原汁原味的重庆言子。

民俗浮雕。重庆晚报-上游新闻记者 何浩 毕克勤 摄

被炸毁的鼓楼

现在的渝中区鼓楼巷,是一条没有鼓楼的老巷子,位于老城正西方山脊上,紧邻通远门。

进入鼓楼巷有几条路,穿过通远门城墙是其中一条。

鼓楼巷和大多数老巷一样,脚下是蜿蜒的石板梯坎,头顶是冠盖如伞的黄葛树。

巷子不长,延伸到山顶,是一个平坝子。这是曾叫打枪坝,如今是居民休闲广场。

老巷两边和巷子尽头的民居大多是有些年代的老房子。

老建筑细节。重庆晚报-上游新闻记者 何浩 毕克勤 摄

“古时重庆城两个鼓楼,一个在太平门,一个就在这里。”居住在鼓楼巷的78岁陈先生告诉记者,听老辈讲,鼓楼巷曾经有鼓楼,这里原名鼓楼街,因为通远门城楼上有个用以报时的鼓楼而得名。

记者在鼓楼巷文化长廊介绍中找到了鼓楼消失的答案:鼓楼在1939年5月4日被飞机炸毁;1982年,鼓楼街改名鼓楼巷。

石雕屏风墙。重庆晚报-上游新闻记者 何浩 毕克勤 摄

浮雕上的不同建筑

记者采访发现,随着渝中区古城墙遗址传统风貌综合整治推进,这条百年老巷也打造了关于老重庆的创意浮雕——重庆城区第一条马路和最早黄包车出现在何时?百年前重庆地图什么样子?曾经重庆有钱人和中产阶层住房有什么特点?普通老百姓常用建筑材料是什么?在这条老巷的围墙上都有答案。

记者看到,在鼓楼巷一侧普通围墙上,以普通民居、中产阶层以及上层人士居住建筑为主题,展现不同建筑特征。青砖、青瓦、灰塑、石雕、瓦罐、木条等材料构成浮雕元素。

市井生活。重庆晚报-上游新闻记者 何浩 毕克勤 摄

木条、青砖、灰瓦、片石头、三合土,是当年重庆百姓常用建筑材料。浮雕还将巴渝地区非常具有特色的吊脚楼样式融入其中,形成自成一派的建筑风格。

对于中产阶层来说,除了同样木条、青砖、灰瓦之外,还采用石雕、屏风墙、合院设计。

到了上层人士,不再用木条、青砖、灰瓦等,而是采用砖墙、石雕、木雕、屏风墙、高宅大院,除了彰显身份地位,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繁华。

鼓楼巷下坡通往金汤街的围墙上,地道重庆言子浮雕景观成为一景,比如“脏班子”“扯把子”“丁丁猫”“龙门阵”“打伙摆”等。

言子墙。重庆晚报-上游新闻记者 何浩 毕克勤 摄

钞票上的自来水厂

鼓楼巷曾经有座道观——五福宫,始建具体年代已不可考。明代曹学佺所著《蜀中名胜记》记载:“五福宫乃城中最高处,俯窥阓阓,坐带两江”。据此推断,明代就有了五福宫,明清年代是重庆老城最高点,是文人墨客登高望远咏诗咏词诵诗之地。

记者在清代的《增广重庆地舆全图》和《重庆府渝城图》发现了不少关于五福宫诗句,比如清代巴县知县王尔鉴《五福宫远眺》:“清都高耸古渝巅,袖拂渝州万户烟。两派虹盘一字水,千帆蚁聚九门船。几回城破江山在,无数云擎日月悬。我倚危栏频眺处,霏霏花雨落遥天。”

吊脚楼。重庆晚报-上游新闻记者 何浩 毕克勤 摄

史料记载,五福宫曾经历三兴三毁,最后一次消失时间应该在一百多年前。在80年前的老地图中,已无五福宫踪迹,原址只标注“五福宫街”字样。

五福宫虽已不在,但鼓楼巷山顶打枪坝上保留着的水塔,则见证了重庆第一座自来水厂的辉煌历史。民国《巴县志》记载,1926年,重庆商埠督办公署督办潘文华提议兴办自来水工程;1929年,重庆第一座自来水厂在打枪坝(今七星岗鼓楼巷一带)开始兴建,1932年3月1日营业售水,为市民用水带来极大便利。

高耸的打枪坝水塔,呈西式建筑造型风格,曾是重庆城地标性建筑,甚至出现在钞票上。发行于1938年的5元钞票,钞票上的图案就是重庆自来水厂水塔——打枪坝水塔。

重庆晚报-上游新闻记者 何浩 毕克勤 摄影报道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何燕宏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