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坚持治理20多年“高原明珠”滇池重放光彩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18-07-23

市民在滇池边的湿地公园享受愉快的周末时光。记者 汤寒锋 摄

    一艘艘仿古战船缓缓驶过滇池水面,微风吹来,水面荡起一道道涟漪。7月21日,“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采访团的记者们登上古滇战船驶入滇池,清清的滇池水、水天一色的高原美湖景色便将一行人深深吸引。

    “滇池是世界关注的高原湖泊,是长江上游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云贵高原上的一颗明珠,也是昆明的母亲河。”对于滇池现在的样子,昆明市副市长吴涛感触很深,因为20多年前这颗明珠也曾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

    吴涛说,上个世纪70年代,昆明人“向滇池要粮”,大举围海造田,缩减了滇池水域和湖滨生态湿地;80年代末开始,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增长导致入湖污染负荷迅速增加,滇池水质急剧恶化成为劣五类水,在90年代初成为我国污染最严重的湖泊之一。

    “20年前,我们都不愿意到滇池边来散步,因为水是黑绿色的,一走近就会闻到一股臭味。”63岁的昆明市民陈清这样告诉记者,当年滇池的严重污染一度成为昆明人心中永远的痛。

    为了让高原美湖重返人间,对滇池进行抢救性治理被列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水污染治理的标志性工程。从“九五”以来,滇池治理连续被四个五年计划纳入国家重点流域治理规划,在“遏制增量污染”的同时“消减存量污染”,收到了明显的治理效果。

    近年来,昆明市进一步转变滇池治理理念,全面实施“六大工程”,全面深化河长制,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实施“一河一策”水质提升方案,滇池离它本来的面目越来越近。

    经过持续20多年的艰苦努力,滇池流域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湖体水质企稳向好。水质监测数据显示,2018年1—5月,滇池草海透明度平均值为0.79米,水质类别为Ⅳ类,与去年同期比较,水体透明度上升24.1%。

    今年,昆明市全面打响滇池保护治理“三年攻坚战”,力争2020年滇池草海、外海水质全面达到IV类。

    昆明市滇池管理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随着滇池生态环境的改善,生物多样性增加,水生植物种类达到280种,鱼类达到23种,鸟类达到138种,濒临灭绝的国家珍稀鸟类彩鹮及白眉鸭在滇池出现。

    正值周末,滇池边的捞鱼河湿地公园游人络绎不绝,人们漫步亲水栈道,静看流水潺潺,欣赏多样植物,聆听林间鸟鸣。陈清也约了一帮老朋友来到这里散步,她满怀喜悦地说:“那个记忆中美丽的滇池又回来了!现在水清了,景也美了,每个周末都会带着家人或朋友来这里游玩。”

   重庆日报记者 汤寒锋

 

>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在重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指尖上的精雕生活

智博会上“触碰”未来

景美人少的原生态避暑地

热门推荐

亚运会女排小组赛

贫困县里的音乐盛宴

街头诈骗现形记

体操房里的夏天

陈坤:行走的力量

吴奇隆变身"男月嫂"

新闻 |  问政 |  资讯 |  百事通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图库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亲子 直播 | 文艺 教育 科普 安监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宅购 地图 | 麻哥辣妹 3c家居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坚持治理20多年“高原明珠”滇池重放光彩

2018-07-23 06:10:00 来源: 0 条评论

市民在滇池边的湿地公园享受愉快的周末时光。记者 汤寒锋 摄

    一艘艘仿古战船缓缓驶过滇池水面,微风吹来,水面荡起一道道涟漪。7月21日,“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采访团的记者们登上古滇战船驶入滇池,清清的滇池水、水天一色的高原美湖景色便将一行人深深吸引。

    “滇池是世界关注的高原湖泊,是长江上游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云贵高原上的一颗明珠,也是昆明的母亲河。”对于滇池现在的样子,昆明市副市长吴涛感触很深,因为20多年前这颗明珠也曾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

    吴涛说,上个世纪70年代,昆明人“向滇池要粮”,大举围海造田,缩减了滇池水域和湖滨生态湿地;80年代末开始,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增长导致入湖污染负荷迅速增加,滇池水质急剧恶化成为劣五类水,在90年代初成为我国污染最严重的湖泊之一。

    “20年前,我们都不愿意到滇池边来散步,因为水是黑绿色的,一走近就会闻到一股臭味。”63岁的昆明市民陈清这样告诉记者,当年滇池的严重污染一度成为昆明人心中永远的痛。

    为了让高原美湖重返人间,对滇池进行抢救性治理被列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水污染治理的标志性工程。从“九五”以来,滇池治理连续被四个五年计划纳入国家重点流域治理规划,在“遏制增量污染”的同时“消减存量污染”,收到了明显的治理效果。

    近年来,昆明市进一步转变滇池治理理念,全面实施“六大工程”,全面深化河长制,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实施“一河一策”水质提升方案,滇池离它本来的面目越来越近。

    经过持续20多年的艰苦努力,滇池流域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湖体水质企稳向好。水质监测数据显示,2018年1—5月,滇池草海透明度平均值为0.79米,水质类别为Ⅳ类,与去年同期比较,水体透明度上升24.1%。

    今年,昆明市全面打响滇池保护治理“三年攻坚战”,力争2020年滇池草海、外海水质全面达到IV类。

    昆明市滇池管理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随着滇池生态环境的改善,生物多样性增加,水生植物种类达到280种,鱼类达到23种,鸟类达到138种,濒临灭绝的国家珍稀鸟类彩鹮及白眉鸭在滇池出现。

    正值周末,滇池边的捞鱼河湿地公园游人络绎不绝,人们漫步亲水栈道,静看流水潺潺,欣赏多样植物,聆听林间鸟鸣。陈清也约了一帮老朋友来到这里散步,她满怀喜悦地说:“那个记忆中美丽的滇池又回来了!现在水清了,景也美了,每个周末都会带着家人或朋友来这里游玩。”

   重庆日报记者 汤寒锋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陈星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新重庆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