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荣昌农村的“美丽嬗变”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17-10-24

  万灵镇沙堡村农民新村。荣昌区城乡建委供图

  清升镇古佛山农家院。荣昌区城乡建委供图

  万灵镇玉鼎生态园。荣昌区城乡建委供图

  万灵镇清迈园。荣昌区城乡建委供图

  清升镇古佛山金龙湖休闲景观廊桥。荣昌区城乡建委供图

  清升镇古佛山社区田家院子。荣昌区城乡建委供图

  A 从“出行难”到“户户通” 根本上改善农村基础条件

  过去,“农村”这个字眼是“交通不畅,信息闭塞”的代名词。如今,在许多的农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础设施和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让古老乡村和偏僻村落焕发新的生机。

  “我们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在推进农村发展中,重庆荣昌绝不盲目地在农村大拆大建,而是通过综合整治山水田林湖路,在保留原有田园生态的同时,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荣昌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市城乡建委的统一部署下,荣昌在农村投入上不留余力,全力实施“三年通户便民道工程”,彻底解决好村民出行的第一个“百米”问题;实施“农村人饮巩固提升工程”,让家家户户饮水干净卫生;实施“改厕工程”,让农村居民洗澡、上厕所舒心;投入21亿元在重庆市率先实施“宽带中国”示范工程,做到村村有电商、户户有4G网络;投入财政资金2000万元作为股本金扶持“空壳村”发展集体经济,已有62个村实现纯收入5万元以上。

  荣昌区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认为,城乡最大的差别是“人居环境问题”。荣昌紧紧抓住农民最为关注的基本生活条件包括住房、道路、饮水、用电、防灾减灾、信息化等问题真干实事。按照硬化、洁化、绿化、美化的整治标准,荣昌全力完善农村路、房、水、电、通讯、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健全村民农房功能、完成院落整治、加快推动村庄亮化工程,以切实提高基础设施条件和人居环境水平。

  截至今年9月,荣昌区全力推进1300户农村危房改造;对远觉镇、清升镇、昌州街道石河片区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延伸农村供水管网到村到户;推进完成全区200公里农村公路建设以及326公里农村人行便道建设。完成电网改造10千伏线路106公里、低压线路283公里;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建设4G基站150个,光缆建设600公里,光纤入户8000户;推进农村防灾减灾建设,加强农村民居建设抗震设防,完成14个镇街标准化气象灾害防御站建设。

  B 从“脏乱差”到垃圾收运“一条龙” 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系统

  荣昌区最高峰古佛山坐落在清升镇古佛山社区内,雨后山上烟雾缭绕,风景如画,气候宜人。行走在清升镇古佛社区,山水环绕,小桥流水,整洁的场镇街道和乡间便道、清爽干净的农家庭院让人神清气爽。

  “国家对农村的投入大,目前农村生活环境的变化对于过去来说感觉是天翻地覆。”在清升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刘沛看来,全镇农村的深刻变化,体现着党和政府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重视程度。

  清升镇以“四美”和“五改”(即环境美、产业美、精神美、生态美;改厕、改水、改路、改圈、改厨)为抓手,大力加强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环境“脏乱差”的顽疾进行彻底治理,通过开展植树造林、完善路系、房屋风貌改造、打造湿地及水系等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建立污水处理设施、垃圾处理体系,推进清洁能源建设、农村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使农村环境面貌大为改观。

  仅改善农村生活环境这一项内容,清升镇筹资120万元对田家院子、陡坡屋基院子进行人居环境整治改善,筹资1000万元对社区50余亩地进行环境绿化,筹资28万元进行社区居民卫生改厕40余户,硬化71处垃圾箱放置点,并添置垃圾箱投入使用。

  据了解,为了使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荣昌区将城乡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出台了《荣昌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宣传工作实施方案》,将清升镇、清江镇、万灵镇等相关村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市级示范片来打造,完善收运设施设备、收运队伍建设,治理存量垃圾,实施垃圾减量,在全区推广“户集—村收—镇运—区转运处理”模式,在全市率先实现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全覆盖。

  C 从“要我整洁”到“我要整洁” 全民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

  从万灵镇玉鼎生态园到沙堡新村,沿路可以看到有垃圾运输车将农村生活垃圾运到区里的垃圾处理场集中处理。

  “乡亲们注意了,把屋里屋外、院坝清扫干净,自己住起也舒服哈。”在万灵镇尚书村2组,村委会主任贺元菊到农家院子里逐个打招呼。

  “你不用多讲,我们保证把垃圾清理完,我们已经养成习惯了!”村民陈朝荣提着一大篓垃圾,倒进村里公路边定点垃圾桶。

  在村里的公路上,每隔500—1000米就设置了带有玻璃顶棚的绿色亭子,里面摆放着几个加盖的蓝色垃圾桶。每隔两三天,镇里的垃圾收运车便将各收集点的垃圾收运到区里的垃圾处理场集中处理。

  为有效规范村民的生活习惯,发动村民主动参与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中来,荣昌大力营造全民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还专门制定了“五项制度”标准,在各镇街建立村规民约、环境维护制度和镇(街)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社、社干部及党员包农户制度,定期举办院坝会,评比出“文明清洁村组”、“星级文明卫生户”等荣誉称号,让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成为群众自觉。

  一些村组在《公约》的约束下,划定各户的保洁责任区,制定了家禽归圈、垃圾限时清运等新规,即使没有村组干部的现场督促,也没有上级的检查考核,村民们也能发挥集体监督和相互监督的作用,共同维护良好的院落环境。

  同时,荣昌区还建立起区负总责、镇街抓落实、村社组织实施的长效工作机制,在每个镇街都成立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领导小组,建立起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自下而上的民主决策机制,以多数群众的共同需求为导向,着力解决农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共同推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在推进农村发展中,我们首先统筹做好城乡规划,分析城乡差距,各补短板、真干实事,绝不盲目地在农村大拆大建,坚决防止整治之后‘城不城’、‘乡不乡’现象。”荣昌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推进农村发展各项工作中,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立足将荣昌建成城乡统筹宜居宜业首善之区,加快推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农村面貌实现“美丽嬗变”。(贺娜)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在重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指尖上的精雕生活

智博会上“触碰”未来

景美人少的原生态避暑地

热门推荐

亚运会女排小组赛

贫困县里的音乐盛宴

街头诈骗现形记

体操房里的夏天

陈坤:行走的力量

吴奇隆变身"男月嫂"

新闻 |  问政 |  资讯 |  百事通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图库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亲子 直播 | 文艺 教育 科普 安监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宅购 地图 | 麻哥辣妹 3c家居
旅游频道> 旅游资讯
欢迎订阅重庆手机报 中国移动用户短信cqsjb10658000。重庆3G门户 手机登录 cq.3g.cn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看荣昌农村的“美丽嬗变”

2017-10-24 06:30 来源: 0 条评论
重庆荣昌区立足建成城乡统筹宜居宜业首善之区,加快推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农村面貌实现“美丽嬗变”。

  万灵镇沙堡村农民新村。荣昌区城乡建委供图

  清升镇古佛山农家院。荣昌区城乡建委供图

  万灵镇玉鼎生态园。荣昌区城乡建委供图

  万灵镇清迈园。荣昌区城乡建委供图

  清升镇古佛山金龙湖休闲景观廊桥。荣昌区城乡建委供图

  清升镇古佛山社区田家院子。荣昌区城乡建委供图

  A 从“出行难”到“户户通” 根本上改善农村基础条件

  过去,“农村”这个字眼是“交通不畅,信息闭塞”的代名词。如今,在许多的农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础设施和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让古老乡村和偏僻村落焕发新的生机。

  “我们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在推进农村发展中,重庆荣昌绝不盲目地在农村大拆大建,而是通过综合整治山水田林湖路,在保留原有田园生态的同时,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荣昌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市城乡建委的统一部署下,荣昌在农村投入上不留余力,全力实施“三年通户便民道工程”,彻底解决好村民出行的第一个“百米”问题;实施“农村人饮巩固提升工程”,让家家户户饮水干净卫生;实施“改厕工程”,让农村居民洗澡、上厕所舒心;投入21亿元在重庆市率先实施“宽带中国”示范工程,做到村村有电商、户户有4G网络;投入财政资金2000万元作为股本金扶持“空壳村”发展集体经济,已有62个村实现纯收入5万元以上。

  荣昌区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认为,城乡最大的差别是“人居环境问题”。荣昌紧紧抓住农民最为关注的基本生活条件包括住房、道路、饮水、用电、防灾减灾、信息化等问题真干实事。按照硬化、洁化、绿化、美化的整治标准,荣昌全力完善农村路、房、水、电、通讯、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健全村民农房功能、完成院落整治、加快推动村庄亮化工程,以切实提高基础设施条件和人居环境水平。

  截至今年9月,荣昌区全力推进1300户农村危房改造;对远觉镇、清升镇、昌州街道石河片区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延伸农村供水管网到村到户;推进完成全区200公里农村公路建设以及326公里农村人行便道建设。完成电网改造10千伏线路106公里、低压线路283公里;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建设4G基站150个,光缆建设600公里,光纤入户8000户;推进农村防灾减灾建设,加强农村民居建设抗震设防,完成14个镇街标准化气象灾害防御站建设。

  B 从“脏乱差”到垃圾收运“一条龙” 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系统

  荣昌区最高峰古佛山坐落在清升镇古佛山社区内,雨后山上烟雾缭绕,风景如画,气候宜人。行走在清升镇古佛社区,山水环绕,小桥流水,整洁的场镇街道和乡间便道、清爽干净的农家庭院让人神清气爽。

  “国家对农村的投入大,目前农村生活环境的变化对于过去来说感觉是天翻地覆。”在清升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刘沛看来,全镇农村的深刻变化,体现着党和政府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重视程度。

  清升镇以“四美”和“五改”(即环境美、产业美、精神美、生态美;改厕、改水、改路、改圈、改厨)为抓手,大力加强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环境“脏乱差”的顽疾进行彻底治理,通过开展植树造林、完善路系、房屋风貌改造、打造湿地及水系等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建立污水处理设施、垃圾处理体系,推进清洁能源建设、农村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使农村环境面貌大为改观。

  仅改善农村生活环境这一项内容,清升镇筹资120万元对田家院子、陡坡屋基院子进行人居环境整治改善,筹资1000万元对社区50余亩地进行环境绿化,筹资28万元进行社区居民卫生改厕40余户,硬化71处垃圾箱放置点,并添置垃圾箱投入使用。

  据了解,为了使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荣昌区将城乡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出台了《荣昌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宣传工作实施方案》,将清升镇、清江镇、万灵镇等相关村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市级示范片来打造,完善收运设施设备、收运队伍建设,治理存量垃圾,实施垃圾减量,在全区推广“户集—村收—镇运—区转运处理”模式,在全市率先实现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全覆盖。

  C 从“要我整洁”到“我要整洁” 全民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

  从万灵镇玉鼎生态园到沙堡新村,沿路可以看到有垃圾运输车将农村生活垃圾运到区里的垃圾处理场集中处理。

  “乡亲们注意了,把屋里屋外、院坝清扫干净,自己住起也舒服哈。”在万灵镇尚书村2组,村委会主任贺元菊到农家院子里逐个打招呼。

  “你不用多讲,我们保证把垃圾清理完,我们已经养成习惯了!”村民陈朝荣提着一大篓垃圾,倒进村里公路边定点垃圾桶。

  在村里的公路上,每隔500—1000米就设置了带有玻璃顶棚的绿色亭子,里面摆放着几个加盖的蓝色垃圾桶。每隔两三天,镇里的垃圾收运车便将各收集点的垃圾收运到区里的垃圾处理场集中处理。

  为有效规范村民的生活习惯,发动村民主动参与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中来,荣昌大力营造全民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还专门制定了“五项制度”标准,在各镇街建立村规民约、环境维护制度和镇(街)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社、社干部及党员包农户制度,定期举办院坝会,评比出“文明清洁村组”、“星级文明卫生户”等荣誉称号,让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成为群众自觉。

  一些村组在《公约》的约束下,划定各户的保洁责任区,制定了家禽归圈、垃圾限时清运等新规,即使没有村组干部的现场督促,也没有上级的检查考核,村民们也能发挥集体监督和相互监督的作用,共同维护良好的院落环境。

  同时,荣昌区还建立起区负总责、镇街抓落实、村社组织实施的长效工作机制,在每个镇街都成立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领导小组,建立起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自下而上的民主决策机制,以多数群众的共同需求为导向,着力解决农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共同推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在推进农村发展中,我们首先统筹做好城乡规划,分析城乡差距,各补短板、真干实事,绝不盲目地在农村大拆大建,坚决防止整治之后‘城不城’、‘乡不乡’现象。”荣昌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推进农村发展各项工作中,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立足将荣昌建成城乡统筹宜居宜业首善之区,加快推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农村面貌实现“美丽嬗变”。(贺娜)

感谢您阅读: 看荣昌农村的“美丽嬗变”
虚假新闻投诉致电63080077 更多举报途径>>>
[责任编辑: 石月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新重庆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