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肃甘南州:以无垃圾示范区创建全域旅游

来源:中国网2017-03-03

  中国网讯 记者从甘肃省旅游发展委员会网站获悉,甘肃省甘南州委、州政府将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区建设作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南的“一把手工程”。

  甘南州将团结带领全州各族干部群众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区建设“环境革命”,使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区建设成为创建青藏高原绿色现代化先行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新工程。

  一是高站位谋划。甘南州委、州政府在总结提炼过去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统筹考虑今后发展方向和目标任务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抢占绿色崛起制高点打造环境革命升级版甘南州纵深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意见》,要求全州上下把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区建设作为顺应国家战略导向、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突破口”,作为落实党的治藏方略、促进社会长治久安的“切入点”,作为解决藏区主要矛盾、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加速器”,作为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持续深化改革开放的“进行曲”,作为提升人民幸福指数、着力构建健康甘南的“先手棋”,作为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加快实现绿色崛起的“主旋律”,作为激发全民自信自强、阔步迈入现代文明的“动力源”,作为夯实“两个共同”根基、支撑民族团结进步的“千斤顶”,作为全面从严管党治党、构建良好政治生态的“主阵地”,各级各部门牢固树立了抓环境就是抓发展的战略意识、抓环境就是抓稳定的全局意识、抓环境就是抓改革的创新意识、抓环境就是抓党建的使命意识,从更高层面、更大空间、更宽领域把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区建设推向了纵深。

  二是大魄力推进。甘南州委、州人大、州政府、州政协四大班子领导亲自上阵,以有力的措施和严实的责任担当,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经常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成为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区建设的“指导员”“协调员”“监督员”。各级各部门领导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带头啃“硬骨头”、打“攻坚战”,做到了领导在一线指挥、干部在一线工作、问题在一线体现。通过说服、教育、引导、动员、组织等方式方法,调动了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把每家单位和每个人全部发动起来,充分发挥了各级领导“领头羊”、广大干部“排头兵”、各族群众“主人翁”的担当使命。普遍建立和实施了领导分片包干机制、目标管理机制、考核奖惩机制、房前屋后和沿街商铺“门前三包”机制、村民自治机制等一系列措施办法,做到了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进村落、进家庭。把集中整治与日常监督相结合、跟踪检查与精细考评相结合,两办督查室坚持一月一督查、一月一排位、一月一通报,持续加大了督查的力度和密度,以严格的考核制度凝聚了全州上下参与环境整治的强大合力。

  三是全区域整治。甘南州以“实现绿色崛起、推动转型升级、促进文明和谐、圆梦全面小康”为核心引领,以“选择绿色出行、倡导低碳生活、培育健康甘南、构建廉洁社会”为主题主线,高倍聚焦“领先全省、示范藏区、享誉全国”的宏伟目标,在全州范围内全面启动了加快构建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精彩纷呈的旅游环境、绿色低碳的生活环境、幸福和谐的小康环境、活力迸发的改革环境、昂扬向上的发展环境、文明进步的开放环境、生机盎然的健康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风清气正的廉洁环境等十大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实现了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区建设由时间上的量变向空间上的质变深化拓展,由阶段性裂变向常态化聚变深化拓展,由波浪式递进向螺旋式上升深化拓展,由人人上手抓整治向个个上心抓环境深化拓展,由描绘自然环境底色向彰显生态发展特色深化拓展。

  甘南州通过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区建设,不仅在自加压力的情况下实现了“视线之内见不到垃圾”的预期目标,取得了“暴风骤雨治顽疾、春风化雨洗尘埃、和风细雨润心灵”的叠加放大效应;而且在锲而不舍的基础上造就了“甘南之外留得住声誉”的良好口碑,收获了“墙里开花、墙外芬芳”的特殊惊喜。可以说,近几年甘南能在文化旅游发展上出现游人如织、好评如潮的空前效果,一方面得益于自然景观的完美展现和人文底蕴的深厚涵养,另一方面就是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区建设带给游客眼前一亮的震撼,更是4.5万平方公里青山绿水大草原“全域无垃圾”的成功创举带给世人耳目一新的惊艳。正是这种震撼与青山绿水的交相映辉、惊艳与蓝天白云的浑然天成,甘南的气质和特色才能游离于外部世界的喧嚣和浮躁,以别开生面的美丽姿颜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如今的甘南,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现代文明破窗而入,各方游客蜂拥而至,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区建设作为一项发展之计、稳定之举、改革之策、民生之道,得到了各族各界的充分肯定和广泛赞誉,在全省引起了巨大反响和广泛好评。(晁廷荣)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在重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指尖上的精雕生活

智博会上“触碰”未来

景美人少的原生态避暑地

热门推荐

亚运会女排小组赛

贫困县里的音乐盛宴

街头诈骗现形记

体操房里的夏天

陈坤:行走的力量

吴奇隆变身"男月嫂"

新闻 |  问政 |  资讯 |  百事通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图库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亲子 直播 | 文艺 教育 科普 安监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宅购 地图 | 麻哥辣妹 3c家居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甘肃甘南州:以无垃圾示范区创建全域旅游

2017-03-03 10:34:07 来源: 0 条评论
【摘要】 记者从甘肃省旅游发展委员会网站获悉,甘肃省甘南州委、州政府将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区建设作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南的“一把手工程”。

  中国网讯 记者从甘肃省旅游发展委员会网站获悉,甘肃省甘南州委、州政府将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区建设作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南的“一把手工程”。

  甘南州将团结带领全州各族干部群众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区建设“环境革命”,使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区建设成为创建青藏高原绿色现代化先行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新工程。

  一是高站位谋划。甘南州委、州政府在总结提炼过去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统筹考虑今后发展方向和目标任务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抢占绿色崛起制高点打造环境革命升级版甘南州纵深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意见》,要求全州上下把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区建设作为顺应国家战略导向、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突破口”,作为落实党的治藏方略、促进社会长治久安的“切入点”,作为解决藏区主要矛盾、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加速器”,作为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持续深化改革开放的“进行曲”,作为提升人民幸福指数、着力构建健康甘南的“先手棋”,作为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加快实现绿色崛起的“主旋律”,作为激发全民自信自强、阔步迈入现代文明的“动力源”,作为夯实“两个共同”根基、支撑民族团结进步的“千斤顶”,作为全面从严管党治党、构建良好政治生态的“主阵地”,各级各部门牢固树立了抓环境就是抓发展的战略意识、抓环境就是抓稳定的全局意识、抓环境就是抓改革的创新意识、抓环境就是抓党建的使命意识,从更高层面、更大空间、更宽领域把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区建设推向了纵深。

  二是大魄力推进。甘南州委、州人大、州政府、州政协四大班子领导亲自上阵,以有力的措施和严实的责任担当,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经常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成为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区建设的“指导员”“协调员”“监督员”。各级各部门领导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带头啃“硬骨头”、打“攻坚战”,做到了领导在一线指挥、干部在一线工作、问题在一线体现。通过说服、教育、引导、动员、组织等方式方法,调动了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把每家单位和每个人全部发动起来,充分发挥了各级领导“领头羊”、广大干部“排头兵”、各族群众“主人翁”的担当使命。普遍建立和实施了领导分片包干机制、目标管理机制、考核奖惩机制、房前屋后和沿街商铺“门前三包”机制、村民自治机制等一系列措施办法,做到了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进村落、进家庭。把集中整治与日常监督相结合、跟踪检查与精细考评相结合,两办督查室坚持一月一督查、一月一排位、一月一通报,持续加大了督查的力度和密度,以严格的考核制度凝聚了全州上下参与环境整治的强大合力。

  三是全区域整治。甘南州以“实现绿色崛起、推动转型升级、促进文明和谐、圆梦全面小康”为核心引领,以“选择绿色出行、倡导低碳生活、培育健康甘南、构建廉洁社会”为主题主线,高倍聚焦“领先全省、示范藏区、享誉全国”的宏伟目标,在全州范围内全面启动了加快构建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精彩纷呈的旅游环境、绿色低碳的生活环境、幸福和谐的小康环境、活力迸发的改革环境、昂扬向上的发展环境、文明进步的开放环境、生机盎然的健康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风清气正的廉洁环境等十大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实现了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区建设由时间上的量变向空间上的质变深化拓展,由阶段性裂变向常态化聚变深化拓展,由波浪式递进向螺旋式上升深化拓展,由人人上手抓整治向个个上心抓环境深化拓展,由描绘自然环境底色向彰显生态发展特色深化拓展。

  甘南州通过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区建设,不仅在自加压力的情况下实现了“视线之内见不到垃圾”的预期目标,取得了“暴风骤雨治顽疾、春风化雨洗尘埃、和风细雨润心灵”的叠加放大效应;而且在锲而不舍的基础上造就了“甘南之外留得住声誉”的良好口碑,收获了“墙里开花、墙外芬芳”的特殊惊喜。可以说,近几年甘南能在文化旅游发展上出现游人如织、好评如潮的空前效果,一方面得益于自然景观的完美展现和人文底蕴的深厚涵养,另一方面就是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区建设带给游客眼前一亮的震撼,更是4.5万平方公里青山绿水大草原“全域无垃圾”的成功创举带给世人耳目一新的惊艳。正是这种震撼与青山绿水的交相映辉、惊艳与蓝天白云的浑然天成,甘南的气质和特色才能游离于外部世界的喧嚣和浮躁,以别开生面的美丽姿颜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如今的甘南,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现代文明破窗而入,各方游客蜂拥而至,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区建设作为一项发展之计、稳定之举、改革之策、民生之道,得到了各族各界的充分肯定和广泛赞誉,在全省引起了巨大反响和广泛好评。(晁廷荣)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徐力超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新重庆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