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新理想信念教育方式 红岩文化景区吸引力持续增强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16-11-29
11月27日晚上,渣滓洞监狱旧址,实景上演的情景剧将历史故事展现在观众眼前。见习记者 苏思 摄

    重庆日报讯(记者 匡丽娜)“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11·27”烈士殉难纪念日,情景剧《风雨歌乐山》正在渣滓洞监狱旧址的院坝上演,一个个真实的故事让观众热泪盈眶。事实上,这样的场景每周都在出现。这是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创新理想信念教育方式,不断增强红色文化吸引力的一个生动实践。自“红岩联线”中的歌乐山革命纪念馆上世纪五十年代开放至今,红岩文化景区观众累计已达上亿人次,成为中外闻名的红色文化景区和党性教育基地。

    红岩文化景区包含红岩革命纪念馆、歌乐山革命纪念馆、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以及中共中央南方局暨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旧址等42处革命遗(旧)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革命志士为抗日战争胜利和建立新中国浴血奋斗,铸就了“崇高思想境界、坚定理想信念、巨大人格力量和浩然革命正气”的红岩精神。

    如何把理想信念转变为实打实、能感知、可衡量的东西?上世纪60年代的一部小说《红岩》、一曲《红梅赞》教育影响了几代人。近年来,随着年轻观众的增多,“红岩联线”不断创新,增强展演内容的针对性、互动性。现场情景演出、“中国红村”网站、《红岩情》数字博物馆、3D画廊、7D互动影院、微信讲解等不断推出,让每一位亲历者立体化地感受到红岩魂的精髓。11月26日,在参观了渣滓洞后,新村实验小学学生何宇培动情地写下一段感言:“如果世界上真有永垂不朽,那么我只相信那是一种永存的精神——不屈和坚强。先烈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作为全国地方特色党性教育基地,从去年9月至今年11月,“红岩联线”已培训学员1.6万余人,尤其是现场情景互动教学独具特色,效果突出。

    “第一要防止领导成员腐化……”“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要把这牢底坐穿!”几天前,一堂名为“坚定理想信念”的党性教育课在渣滓洞的一间牢房进行,学习“狱中八条意见”,齐诵“黑牢诗篇”,让学员们产生了强大的情感共鸣、心灵震撼。一位学员写下了这样的课后感言:“这是一次刻骨铭心的党性教育。什么是忠诚?怎样坚定理想信念?怎样做一个合格党员?红岩先烈已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

    “红岩文化景区吸引力不断增强,红色文化仍然充满魅力,成为外地游客在重庆参观的重要选择地。”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近三年来,参观人数稳步增长,目前年参观人数已达600万人次。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在重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指尖上的精雕生活

智博会上“触碰”未来

景美人少的原生态避暑地

热门推荐

亚运会女排小组赛

贫困县里的音乐盛宴

街头诈骗现形记

体操房里的夏天

陈坤:行走的力量

吴奇隆变身"男月嫂"

新闻 |  问政 |  资讯 |  百事通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图库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亲子 直播 | 文艺 教育 科普 安监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宅购 地图 | 麻哥辣妹 3c家居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创新理想信念教育方式 红岩文化景区吸引力持续增强

2016-11-29 06:30:17 来源: 0 条评论
【摘要】 红岩文化景区观众累计达上亿人次,成中外闻名的红色文化景区和党性教育基地。
11月27日晚上,渣滓洞监狱旧址,实景上演的情景剧将历史故事展现在观众眼前。见习记者 苏思 摄

    重庆日报讯(记者 匡丽娜)“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11·27”烈士殉难纪念日,情景剧《风雨歌乐山》正在渣滓洞监狱旧址的院坝上演,一个个真实的故事让观众热泪盈眶。事实上,这样的场景每周都在出现。这是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创新理想信念教育方式,不断增强红色文化吸引力的一个生动实践。自“红岩联线”中的歌乐山革命纪念馆上世纪五十年代开放至今,红岩文化景区观众累计已达上亿人次,成为中外闻名的红色文化景区和党性教育基地。

    红岩文化景区包含红岩革命纪念馆、歌乐山革命纪念馆、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以及中共中央南方局暨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旧址等42处革命遗(旧)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革命志士为抗日战争胜利和建立新中国浴血奋斗,铸就了“崇高思想境界、坚定理想信念、巨大人格力量和浩然革命正气”的红岩精神。

    如何把理想信念转变为实打实、能感知、可衡量的东西?上世纪60年代的一部小说《红岩》、一曲《红梅赞》教育影响了几代人。近年来,随着年轻观众的增多,“红岩联线”不断创新,增强展演内容的针对性、互动性。现场情景演出、“中国红村”网站、《红岩情》数字博物馆、3D画廊、7D互动影院、微信讲解等不断推出,让每一位亲历者立体化地感受到红岩魂的精髓。11月26日,在参观了渣滓洞后,新村实验小学学生何宇培动情地写下一段感言:“如果世界上真有永垂不朽,那么我只相信那是一种永存的精神——不屈和坚强。先烈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作为全国地方特色党性教育基地,从去年9月至今年11月,“红岩联线”已培训学员1.6万余人,尤其是现场情景互动教学独具特色,效果突出。

    “第一要防止领导成员腐化……”“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要把这牢底坐穿!”几天前,一堂名为“坚定理想信念”的党性教育课在渣滓洞的一间牢房进行,学习“狱中八条意见”,齐诵“黑牢诗篇”,让学员们产生了强大的情感共鸣、心灵震撼。一位学员写下了这样的课后感言:“这是一次刻骨铭心的党性教育。什么是忠诚?怎样坚定理想信念?怎样做一个合格党员?红岩先烈已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

    “红岩文化景区吸引力不断增强,红色文化仍然充满魅力,成为外地游客在重庆参观的重要选择地。”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近三年来,参观人数稳步增长,目前年参观人数已达600万人次。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徐力超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新重庆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