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口走文旅融合之路 “养鸡场”变身“文化旅馆”生意火
华龙网10月28日6时讯(通讯员 邓丹)一条6米宽的水泥路向着城口县岚天乡红岸村深处延展,秋的凉意,快把这里的彩叶催熟了。
50出头的冉光才忙着为城口县第7届彩叶文化旅游节接待游客,依托红岸村彩叶观光带,冉光才刚开业不久的大巴山森林人家“阡陌田园”,成为了旅游线上的香饽饽。
而这处深山里的具有浓厚文化特色的“文化旅馆”,在半年前,还是一个不起眼的山地鸡饲养场。
养鸡风险大转行办农家乐
2007年,冉光才利用房前屋后的林地开办了养鸡场,最初的几年,因为结合政府的扶持政策,年底小有余钱。
2014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打破了养鸡场的宁静。冉光才说,前后养鸡都有7年时间,他和妻子一直“战战兢兢”,也能摸着鸡的脾性和胃口养殖,但是,那场鸡瘟没能控制下来,眼见1000多只鸡陆续死亡,冉光才和妻子两个养鸡“老把式”都有些猝不及防,想着7年来,全家人花在养殖场上的心血就这样化为泡影,他决定停办养鸡场。
歇了两年后,今年初,冉光才想到养殖场前后也投入了10多万元,闲置起来太可惜。加上城口全县大力发展乡村游,环线旅游公路就从家门口经过,已经上50的冉光才决定再次“试水”办大巴山森林人家。
“文化旅馆”成旅游线上“香饽饽”
最初,冉光才简单的装修了房屋,但是因为缺乏特色,游客都不愿再此逗留。就在冉光才再次为失败的投资懊悔时,岚天乡生态旅游转型战略启动了,他的大巴山森林人家,被指定为转型改造的试点。
岚天乡党委政府引进专业团队规划设计,大到整个房屋风格装修复古设计、小到餐具酒罐的使用,融入大巴山传统民俗文化,尽量原乡原貌。这样一来,冉光才的森林人家,颠覆了消费者对森林人家的一贯印象,具有浓厚的川东民俗文化气息。
为了丰富游客的业余生活,“阡陌田园”准备了农舍书屋,在这里收藏了有关于城口的历史生活等相关的书籍,这在城口县大巴山森林人家中都是创举。 同时,村里结合旅游节点,安排了钱棍舞表演、狮舞表演、坐凉轿等民俗活动,再一次让“阡陌田园”在全县打开了知名度。
让冉光才没想到的是,养鸡场变成了远近闻名的“文化旅馆”,从中秋节开业后就源源不断迎进客人,节会期间,“阡陌田园”更是一座难求。从9月15日到10月25日,“阡陌田园”毛收入就有6万多元,纯赚2万多元。
走文旅融合之路 村民“靠山吃山”
冉光才的成功,扭转了当地村民致富观念,一批创意独特的大巴山森林人家正在加紧改建。在这里,森林人家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接待地点,他们融入优美的山水环境,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岚天乡党委委员庞仁双说,按照大巴山梦幻彩叶谷总体规划,红岸村像“阡陌田园”一样的森林人家将打造二十余户,现在7户正在试点,这些森林人家的打造就是把游客引进来、住下去,让当地群众靠山吃山,致富增收。
据悉,城口县生态旅游重镇岚天乡,借脱贫攻坚东风,依托良好的基础条件,大手笔规划,全方位发力;其文旅融合、农旅融合的特色路子已初见雏形。其“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人特我优”的差异化发展策略,让当地生态乡村游的蓬勃生机。